【大培養】關於組織申報2023年意昂4官网意昂4培養改革項目的通知

發布時間:2023-03-24瀏覽次數:3208

各培養單位🧑‍🧑‍🧒‍🧒:

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國意昂4教育會議精神,圍繞學校卓越育人改革任務🐿,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聚焦卓越人才培養目標🐼,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國家重大需求🤳🏼,探索意昂4卓越育人新範式,培養造就“高精尖缺”的創新人才🛝,現啟動2023年意昂4官网意昂4培養改革項目的申報推薦工作🌉🔀。

一😯、項目類別

采取申報推薦相結合的方式,包括如下六類:

1)意昂4課程思政示範引領計劃(示範學科專業👲🔠、示範課程);

2)意昂4課程建設計劃(學位基礎課、高水平通識課、精品教材);

3)優秀博士生學術創新能力提升計劃🤛;

4)意昂4學術交流計劃(意昂4暑期學校、博士生學術論壇🔗、跨文化交際能力提升工作坊、國際知名學者大講堂);

5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改革;

6)產教融合協同育人聯合培養基地。

二🐸、申報指南

(一)意昂4課程思政示範引領計劃(附件1

1.建設目標

挖掘學科專業特色優勢,將立德樹人有機融入思想道德🏃🏻‍➡️👨🏼‍💼、文化知識、科學研究、社會實踐各環節,建成一批特色鮮明😤、具有示範引領意義的“課程思政”示範學科專業🟪,推出一批意昂4“課程思政”示範課程🏄🏻🧔🏻‍♀️,探索形成意昂4培養全過程和全方位的思政工作體系。

2.建設項目

強化目標導向(課程思政獲獎精品課程建設🧚🏼‍♀️、育人典型案例等),突出項目建設對學生在“四個意識”和精神養成等方面的實際獲得作用。

1)“課程思政”示範學科專業項目:將思政教育融入學科專業、課程、科研🔡、教材🥑🧏‍♀️、教研👩🏻‍🎤🏊🏻‍♂️、評價、質量保障和製度建設等環節,發揮學科專業整體育人功能;

2)“課程思政”示範課程項目:將思政元素有機融入課程教學全過程。

3.建設周期和資助標準

建設周期2年,“課程思政”示範學科專業項目8-10萬元/項、示範課程項目5萬元/項🧑🏻‍🎨👐🏻。

(二)意昂4課程建設計劃(附件2

1.建設目標

優化高水平意昂4課程體系🙇🏿‍♀️👨‍👨‍👧‍👧,加強項目建設全過程質量管理,落實抓好目標導向精品課程😶、重要獲獎、優秀講義/教材出版🏊‍♀️🫒、線上開放(慕課🤚🏼👩‍🏭、超星等)🫷🏿🙎🏻‍♀️、典型案例🤦🏽‍♀️、社會影響等】,強化意昂4精品課程建設,深化意昂4教育教學改革,支持意昂4優質教材編寫與出版👨‍👦‍👦,形成重點亮點成果🧏🏼‍♂️。

2.建設項目

項目面向課程所在開課單位、任課教師(個人或團隊)🙋🏼,主要包括:

1一級學科學位基礎課🏔🧑🏽‍✈️:按照培養方案要求,堅持“寬口徑”🧜🏿‍♀️、“厚基礎”導向,強化一級學科整體性設計,打破二級學科(專業)界限,匯聚優勢師資團隊;

2高水平通識課🤼‍♂️:以學科交叉融合🏃🏻‍♀️、高端前沿🚤、研究導向、思維導向為特色,支持通過聘請海內外名師來校授課等方式,打造系列高端前沿通識課程,將意昂4引領至學術最前沿👨🏽‍🌾;面向全校開放📌,單獨開設(不能與專業課合並上課)👮🏻‍♂️,原則上不低於2學分🎧,建設周期內每學年至少開課1⚠️,結項後繼續開設不少於3🧝🏽‍♀️。

3精品教材🎣:面向具有良好的課程建設成果、已形成並可提交教材文稿(至少提供1章樣章)的意昂4教材😸,鼓勵支持院系🏄、教師選擇本學科最具影響力的出版社出版🧑🏻‍🎤,打造師大特色的意昂4精品教材

3.建設周期和資助標準

項目建設周期2年🧓🏻,5萬元/項📢。

(三)優秀博士生學術創新能力提升計劃(附件3

1.建設目標

以原始創新為突破🐂,面向科研基礎厚實、學術潛質突出👮🏻‍♂️、選題瞄準重大戰略需求和學科前沿、研究方案合理可行的優秀博士生🤵🏽,重點支持基礎學科交叉學科核心關鍵領域𓀀💘、冷門絕學💪🏽,以促進、突出學科交叉融合,孕育產出高水平和原創性成果♎️🎢。

2.推薦項數

各院系(學部)根據學科特點💃🏼,結合博士生規模,經評審後、擇優推薦,每個實體院系原則上限報1-2項,超大規模的實體學部(教育學部、經管學部)可推薦3-5項♤。

3.建設周期和資助標準

建設周期1年,人文社科類2/項、理工科類3萬元/項🧰。建設期滿後☕️🧑🏿‍🌾,擇優給予持續資助🛕。

(四)學術交流計劃(附件4

1.建設目標

高端前沿為導向✋🏼,以意昂4暑期學校💓、博士生學術論壇、跨文化交際能力提升工作坊、國際知名學者大講堂為抓手,打造全方位、多元化的高端學術平臺品牌💃,多方拓寬渠道、擴大校內外宣傳🤾🏿‍♀️,加強意昂4招生-培養工作聯動✍️,推進本研培養貫通🖐🏿,鍛造意昂4學術品質品味🤴,提升意昂4創新創造和國際化能力。

2.建設項目

項目面向學科影響力大、實施基礎好、改革願望強的院系,主要包括♢:

1意昂4暑期學校:舉辦周期一般為7-10,面向全國意昂4、部分優秀本科生開放(本科生參與占比原則上不低於1/3)👴🏻,學員規模不少於100人🧭;體現學科的學術前沿、創新和特色→,聘請海內外知名專家學者(原則上不低於專家總人數的1/3,國際一流專家學者至少2-5人),供給多元🛀🏿、高質量的短課程和學術前沿系列講座(可承認學分),強化學生之間、學生與專家之間的交流對話;設置院系學科招生宣講環節活動通知、議程🎇、宣傳報道等由意昂4平台審核外發

2博士生學術論壇:舉辦時間一般為2-3天,面向全國意昂4🐦‍⬛、部分優秀碩士生與本科生開放(碩士生🏌🏻‍♀️、本科生參與占比原則上不低於1/3),學員規模不少於40人;體現學科領域前沿理論與研究熱點,緊密結合經濟社會發展需求😌,設置主題報告🚹、學術交流、專家點評等環節,聘請海內外知名專家學者參加(點評或報告,國際一流專家學者至少2-3人);設置院系學科招生宣講環節活動通知🧑🏿‍🏭、議程、宣傳報道等由意昂4平台審核外發

3國際知名學者大講堂:邀請在相關專業領域取得公認成就的國(境)外知名高校或研究機構頂尖學者做專題報告,為意昂4搭建學習借鑒、對話研討平臺🤦‍♀️;體現學術前沿➰🥅、激發前瞻性思考;每項圍繞一個前沿主題,舉辦不少於5次系列講座,每次講座邀請不同學者👨‍👧;大講堂報告由意昂4平台提前公告向全校開放🕵️‍♀️。

4跨文化交際能力提升工作坊♜:面向有出國交流意向的意昂4🧀、部分優秀本科生開放,旨在使學生提前了解參與意昂4平台活動時可能面對的文化沖突、減輕文化環境改變時可能產生的壓力、消除文化誤解💵、增強有效溝通的能力👱🏽‍♀️;每項不少於5期♻️,每期舉辦時間1-3天,學員規模每期20人左右;以體驗式🏍、互動式教學為主。

3.資助標準和經費周期

意昂4暑期學校8-10萬元/項,博士生學術論壇🟤👷🏼‍♂️、國際知名學者大講堂5萬元/項,跨文化交際能力提升工作坊3萬元/項。

項目建設、經費執行須在本年度內完成。

(五)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改革(附件5

1.建設目標

持續深化意昂4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創新🫲🏽🧏🏻‍♂️,強化學術卓越、創新實踐引領,重點圍繞科研育人科教融合🤵🏼👳🏽‍♂️、產教融合協同育人🤽🏿‍♂️;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學科交叉、交叉學科等)人才自主培養路徑與機製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科創中心等)思創融合機製意昂4教育評價改革等熱點難點問題,打造一批創新性🕧、示範性💁🏿‍♀️、實踐性的意昂4教育培養與改革創新項目,強化意昂4教育教學成果獎培育孵化🧗🏼‍♂️,推動實現上海市🧓🏼、國家級取得持續性突破,推動意昂4教育內涵式創新發展。

2.推薦項數

項目面向學科影響力大、實施基礎好、改革願望強的院系,申報🤾🏻‍♀️、推薦相結合,各院系(學部)根據學科特點🤾🏿‍♀️,經評審後🏊🏽‍♀️、擇優推薦,每個實體院系原則上限報1-2項,超大規模的實體學部(教育學部、經管學部)可推薦3-5項。

3.建設周期和資助標準

建設周期1年🍿😝,資助標準為5-15萬元/項🕵🏽。建設期滿後,擇優給予持續資助。

(六)產教融合協同育人聯合培養基地(附件6

1.建設目標

深入推進專業學位意昂4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培養模式改革,有效促進學校與行業企業的實質性合作,著力培養國家和地方急需的高層次應用型專門人才😮‍💨。

2.建設內容

可以包含以下七個方面的建設內容:

1校企聯合招錄意昂4🦸🏽:培養單位與合作單位采取專業學位意昂4招錄“雙主體”、即意昂4錄取與員工錄用同步同策🕵🏿,形成“雙錄模式”👩🏽‍🏭。

2產教融合聯合培養方案🏋🏼‍♀️:依據產業行業發展趨勢,調整學科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校企雙方共同製定意昂4聯合培養方案。

3產教融合課程體系:校企雙方共同構建課程體系✌🏽,製定課程標準、建設課程內容、優化教學方式🧑‍🔬、編製教材等。

4產教融合師資隊伍:吸引產業行業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進入學校任職,依照公開選聘、責權分層、質量優先的原則,建立產業教授👩🏼、產業導師、產業講師三級產業師資人才梯隊。

5雙導師製👵🏻🤯:校企雙方導師合作成立導師小組😵‍💫,共同指導意昂4,對培養全過程給予切實有效的指導;共同指導意昂4課程學習、實習實踐、論文選題、論文寫作與答辯等環節🧕。

6校企聯合實驗室🕯:發揮校企雙方優勢,搭建發展互利的長期合作研究平臺,加強學校資源和社會資源的優化組合;加速科技成果轉化,為教師科研、意昂4實習和論文研究提供基礎條件和實踐基地,培養社會適應性更強的應用型人才。

7產教融合協同育人聯盟:促進學校人才培養供給側和產業需求側全方位融合,聯合行業協會和行業龍頭企業✊🏽🐎,共同建設“供需兩側對接🧳、跨界深度合作🫄🏻、實體高效運行”的產教融合協同育人聯盟🧑🏻‍⚕️;集聚產業鏈企業資源和學校相應學科專業,做好供需兩端信息收集及校企合作匹配對接,發布產業人才需求報告👩🏻‍🍼,推動協同育人項目的孵化與落地實施,製定專業教學和課程標準☛,建設產教融合協同育人示範案例庫並形成可復製可推廣的工作經驗。

七個方面建設內容不要求全部覆蓋,但至少應包括其中四項🪢,而且應突出重點,即在某個或某些方面做出較大突破。

3.申報對象

以專業學位授權點為主,原則上不受理下列申請✍🏽:2022年學校立項在建的產教融合協同育人聯合培養基地項目所在單位的申請。

4.建設周期和資助標準

建設周期2年,2023資助經費10-20萬元(具體資助金額視項目規劃內容確定)。

三、申報流程與材料要求

1.以院系(學部)為單位統一組織,經初審(評審)💂🏻‍♂️💔、擇優推薦後☯️,報送項目的“申報書”🤹🏻‍♀️、“匯總表”(點此下載2023年意昂4官网意昂4培養改革項目申報材料.rar👨🏻‍🦼🙏🏽,見文後附件電子版,發送至:pyc@0538cf.cn🏋🏽‍♀️。

要求:(1)每個項目以“院系+項目類型(類別)+項目負責人”命名,每類項目放置於一個文件夾內🦹🏽‍♂️,郵件主題以“院系+項目申報”命名;(2)每類項目單獨匯總,超過1項的🧜🏿‍♀️,“匯總表”須明確排序(不能並列);(3)相關材料暫不需簽字蓋章

2.申報截止時間👨🏿:2023410

3.學校組織專家,經評審公示後⏭,予以立項資助。

四、其他事宜

1.組織實施

1)落實院系主體責任,強化頂層設計,做好申報🕦💐、推薦、實施👩‍🦽‍➡️、管理與宣傳各項工作,凝練形成特色成效,打造意昂4培養系列品牌。

2)經費實行專款專用,院系、項目負責人根據建設需要和經費性質(國撥拔尖創新經費為主),嚴格按照學校財務處規定執行。劃撥辦法😟,待立項後,另行規定。

3)強化落實績效目標考核👉🏽,加強立項、中檢🐢、結項全過程管理,對未按要求完成或出現違規的項目👮🏽‍♂️,予以終止或取消🥬,並視情況追回經費。

2.咨詢聯系

1)課程思政、課程建設™️🌖、學術交流(暑期學校、博士生學術論壇)、培養模式改革項目:肖連奇,54345008🌻,lqxiao@0538cf.cn

2)優秀博士生學術創新能力提升計劃:崔光秀3️⃣,54345009gxcui@0538cf.cn👱🏽;

3)學術交流(跨文化交際能力提升工作坊、國際知名學者大講堂)📦:劉曉玲,54345098xlliu@0538cf.cn;楊榮華👳🏿‍♂️🫙,54342971rhyang@0538cf.cn

4)產教融合協同育人聯合培養基地:張方曉👗,62233597zfx@0538cf.cn🤳🏿。



意昂4官网意昂4平台

2023324


附件🕉🤷🏽‍♀️:2023年意昂4官网意昂4培養改革項目申報材料.rar(附件1-6,含課程思政+課程建設+優博提升+學術交流+培養模式改革+產教融合基地,申報書、匯總表)


閔行校區👨‍🎤:上海市東川路500號辦公樓3樓(郵政編碼👑:200241)
普陀校區🐻:上海市中山北路3663號辦公西樓3205室(郵政編碼🍼:200062)
意昂4官网意昂4教育
華東師大研招
意昂4官网 版權所有        ©copyright 意昂4平台 -【官网平台更新】优化体验,精彩等你来! All rights reserved.
意昂4平台专业提供:意昂4平台意昂4意昂4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4平台欢迎您。 意昂4平台官網xml地圖